人们无论是在学习、生活或者工作过程中,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有的人可以正确对待,有的人则不行,长此以往,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,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。
在过去,中国各大医院根本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位,目前心理医生在各大医院设立门诊,越来越多,这种情况的变化,也就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。近二十年以来,越来越多的心理障碍,如忧郁、焦虑、急躁、叛逆、心烦意乱、情绪多变、变态的、自杀的等等,各式各样的心理疾病,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。
根源何在?许多心理专家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,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,去解决不同心理障碍的问题。最终只是暂时解决相应问题,临时抱佛脚,治标不治本,越治越多。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提前面临到这个问题,什么因素导致的结果?根源何在呢?
一个人的心态及其内心变化,在成长过程中,它是长时间不良因素累计的结果,所以根源在于综合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位。
从幼儿开始,到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的任何一门课程内容,其实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,也是一项修心养性的过程,只是教与学在执行的过程中,是否重视这个过程的培养。
目前幼儿阶段的教育普遍比较重视:快乐成长教育模式,好游乐、好表演、好表现、好机灵、好聪明等方向培养,幼儿阶段的早教更多的是采用了西方的教育理念,完全脱离了中国古代、近代或过去的严管严教模式。
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呢?非常重视升学考试分数、各项潜能、卓越成长培优等,采用中西化、现代化、高效化等多种不同教育理念模式。
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三十多年以前,心理医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非常的专业而普及,说明西方国家的青少年心理障碍比中国更早就非常普及,更多的心理医生、专家门诊是非常专业化的研究与发展,而当时的中国,在我们周围根本没有心理医生的存在,更多的事实证明:说明中国古代或过去的教育成果,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内在的健康,所以过去在中国心理医生自然不会存在和发展。
近代的青少年身心健康几乎是表面,外在的健康,获取所学的知识仅仅是外在的、表面的东西,没有内在的知识、内涵的修为在影响其内心的变化,长期累积形成不良习惯,把孩子的心理障碍诱导出来,可见西方教育已经把心理障碍的病毒带到了我们的身边。许多的老师、家长和教育专家硬是把这些普遍情况,规避或误认为是社会环境、社会因素导致的结果。
从古至今,读书是先修内在的,才能驾驭外在的知识。因为修内才能做到: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中小学生读书的时代,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内涵修心,也就是修内在的知识。
那么如何从课本中修内在的知识呢?以前的教育或读书人非常容易做到,近代的读书人从幼儿时代就被西化了,习惯了西方的理念,中小学生要落实到位非常的艰难与困惑。
比如:一杯已经装满的水,只有把杯中的水提取出来之后,才能继续往杯子中加水,那么杯子就可以不断循环应用,永无止境,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。
小学、初中到高中的知识越来越多,大脑装进去的知识就越来越多,如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,所学知识不能随意提取出来表达或不断分享,所学知识自然是没有做到精益求精,华而不实,只求外在表面的,临时考试高分,过后几乎忘掉,尤其很多知识是学了忘,忘了学非常的普遍存在。也就是说大脑所装的知识是只进不出的话,或者是进的多出的少,内涵太浅,内在修为自然不存在。时间久了,日积月累,所学知识越多,想起来非常困难或无能分享出来,障碍就越多,自然就会形成所知障。
因为人的大脑是由心来影响控制的,心里疾病其实就是人的大脑出了问题,这是长时间累计的因素导致。所学知识需从大脑中随意提取表达或分享出来,才能让自己的大脑不断得到维护保养,那么大脑才能像杯子装水一样循环应用,永无止境,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更高的智慧。
所以遵守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教学原则必须落实到位,由浅至深,反复循环,循序渐进,先慢后快,才能让孩子历经修心养性的学习过程,整个过程形成习惯,才能把所学知识做到精益求精,从而获得内在的知识与修为,后续新增知识才能做到过目不忘,稳如泰山。
不能为了升学考试到处奔波,耗时费力又费钱,快速所求的仅仅是表面的、外在知识,华而不实,越学越困惑,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力自然被破坏,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大脑所装进的所学知识越多,能够被提取出来表达、分享、应用的越来越少,也就是先快后慢,只进不出,或进多出少,累计到一定的时候,就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压力,急躁、焦虑、忧郁、叛逆、心烦意乱、情绪多变等等,不同心理疾病的状况会越来越明显,呈现增长趋势。
没有了内在的知识与修为,大脑没有空杯的心态,心不定自然不能左右大脑,常常想糊涂的事,这就是心里疾病自然容易被诱导出来根源所在。
为什么中国古代或过去的教育,严格要求孩子每学一本书需要历经读百遍,再背百遍的过程。大道至简:就是为了维护孩子的大脑犹如空杯,所学知识不断提取表达分享出来,才能做到精益求精,从而历经修心养性的学习过程,形成良好习惯,所以最初的时候,学习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越精越好,先慢后快,学而不忘,终身受益!
求快就是慢,求慢才是快,否则所学知识越多,障碍就越多,久而久之,心理障碍就会自然形成。
综上所述,心里障碍的病毒是通过教育产生,心理疾病更是需要通过教育才能根除。无论是学校、还是老师、或是家长,请赶快觉醒吧!家庭教育的家长们、学校教育的老师们,不能再继续糊涂了,否则导致孩子的一生更是糊涂,代代相传,永无止境。
人生从零开始,历经修心养性的读书过程,才能形成良好习惯。教育成功的最终结果,其实就是让人的一生朝正方向成长!
所以教育自始至终都在培养人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化。
谢谢!请继续关注下一篇!www.cn361.com